4月11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东软医疗共同主办的「智慧影像·中国创」东软医疗创新影像产品暨国产高端自主医学装备高峰论坛,在“人间天堂”杭州隆重拉开了全国巡回序幕。数百位放射专家和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谋中国医疗装备未来发展,共话中国放射医学应用进展,共鉴东软医疗自主创新成就。


现场嘉宾共同开启巡回活动
活动出席嘉宾: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侯岩女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医学装备管理中心主任严静教授;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主任张敏鸣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学影像部主任李澄教授;湖州中心医院院长严强教授;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顾华先生;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敖国昆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庆思教授;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韩东龙先生,副总裁兼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监江书印先生,副总裁兼CT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增禄先生,副总裁兼血管造影及X线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黄岩先生,国内影像产品销售南区总经理孙贺先生,M1直营业务总经理冯克新先生等。
新开局 智慧影像中国创

韩东龙 先生
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
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
近些年,东软医疗加大研发投入,已在CT、磁共振、DSA、PET/CT、X线、超声等医疗装备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出MDaaS平台,为医疗装备、临床诊疗与科研全面赋能。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智慧影像·中国创」, 得到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大力支持,顺应了‘自主可控’ ‘智慧医疗’的时代潮流。东软医疗将在持续创新的基础上,以客户价值为中心,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临床功能和更贴心的专业服务,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严静 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浙江医院党委书记
浙江省医学装备管理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附属浙江医院党委书记
浙江省医学装备管理中心主任
看到东软医疗在大型医学装备领域的创新成果,我感到非常振奋。8年前,浙江省医学装备管理中心曾做过一个调研,那时各类国产设备在浙江三甲医院的占比仅为3%~15%。近几年,以东软医疗为代表的国产装备企业发展非常快,进行了大量的软硬件创新,大大加快了进口替代趋势。
作为一位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医生,期待与东软医疗进行更多合作,加快医疗装备技术、产品和应用创新,推动智慧医疗发展。

张敏鸣 教授
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主任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白衣战士们挺身而出,以最美逆行者的精神快速抑制了新冠病毒。东软医疗等国产医疗装备企业也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为直面病魔的医生提供盾牌和利剑,在产品稳定性、便捷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目前,放射医学在向精准、低剂量、人性化关爱发展的同时,还在患者的治疗决策、愈后以及随访中发挥着更重要作用。大健康,治未病。期待东软医疗在未来大力推进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让科研更快地走向临床,为中国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李澄 教授
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
兼医学影像部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
兼医学影像部主任
我所了解的东软医疗,是我国第一个参加北美放射学会年会的中国医学装备制造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推出的16cm全景多模态CT等高端设备,外观和内涵都让人耳目一新,给我们临床医生以很大信心。
作为东软医疗的用户之一,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公司的创新与发展,以及产品的硬核品质和贴心服务。此次「智慧影像·中国创」巡回活动在杭州的召开,无疑将推动中国智造的医疗装备越来越好。

侯岩 女士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先进医学装备国产化,并将其作为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的任务,先后颁布了数10个政策文件,积极鼓励支持自主创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加快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的目标。这些都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务。
东软医疗此次以「智慧影像·中国创」为主题,举办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对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快速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给予了全力支持并联合主办,希望通过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新时期医学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 国产装备勇担当

曾庆思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前共安装了3台东软医疗的CT设备。依托医院与东软医疗共建的‘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我们协同进行了低剂量成像、CT肺功能、骨密度测量、能谱扫描等多项科研合作。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时,作为广州地区唯一收治重症新冠肺炎的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紧急采购了两台东软医疗雷神方舱CT,大大方便了发热门诊病人的筛查。我们联合东软医疗等机构共同开发出‘火眼AI’新冠肺炎智能筛查科研应用,有效降低了诊断医师的工作负担,避免其因长期高负荷阅片而疏漏早期轻微征象,确保不漏诊、不误诊。
在使用过多款东软医疗CT后,我的应用体会是:快速大范围精细成像能力出色,智能化友好操作界面,多种高端后处理技术显示,前沿科研应用功能丰富,可为精确诊断提供有利辅助及提示。

敖国昆 教授
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
通过东软医疗高端DSA设备的深入使用,我们彻底改变了对国产医疗设备的传统印象,感受到了中国智造的力量。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放射科主任
NeuAngio 30C 汉武 DSA从设计理念到功能,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两个旋转中心、人性化的界面、低剂量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整体质量上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该设备搭载的智能低剂量平台,几乎降低了60%-80%的剂量水平,更好地保护手术医生和患者。改进后的C型臂大大提升了运动范围,对一些特殊病例非常有好处,比如说因呼吸困难,必须坐着完成手术的气管狭窄病人,现在只需要给他提供一把椅子,就能完成手术了。其他多方位的人性化细节设计,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便利性,也提高了病人抢救和治疗质量。
铸新器 自主可控向未来
活动现场,与会专家还通过展示与讲解,共同领略了东软医疗在CT、MRI、DSA、PET/CT、XR、US、MDaaS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宽体定制球管与全景追光者探测器加持,16cm宽体覆盖,自由心率心脏扫描仅需0.2秒;一次扫描即可进行多模态数据
分析;60kV低剂量扫描;0.17mm可视分辨率;智能工作流,专病专应用。

以人性化关爱为出发点,“四心”设计让扫描更便捷、更舒适;以Dixon压脂为代表的临床应用让图像更稳定;BrainQuant 定量一键脑技术实现了一键快速,准确定量,图像稳定的多对比图像。

优异的超清影像链;图像优化、剂量管理、智能流程等IDM三大创新平台;覆盖心脏、神经、外周、肿瘤领域的四大临床解决方案;降低剂量,提高效率,全面关爱医患健康。


全影息实时全景监控,可识别受检者的微小运动变化;可预约式无源质控技术,质控时间仅为传统的1/3;自由智在呼吸信息采集,可完全替代外置呼吸门控设备。

依托全新升级平台,搭载丰富的单晶体探头群,应用增强多波束性能和Color双优化两大图像处理技术,为临床提供全身应用等五大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层级医院对腹部、心脏等的检查需求。

伴随着杭州站活动的胜利落幕,东软医疗高端自主医学装备全国巡回之旅已正式启航。如果您错过了本次精彩会议现场,也可于4月12-15日,前往第三十四届浙江国际科研、医疗仪器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东软医疗展位(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A馆)参观。
最后,让我们踏着「智慧影像·中国创」的时代节拍,共同相约巡回活动下一站——石家庄!
【注】各产品注册信息如下:
NeuViz Epoch 无极CT——国械注准20203060462
NeuMR 1.5T 盛世磁共振——国械注准20203060146
NeuAngio 30C 汉武DSA——国械注准20193060388
NeuAngio 30F 汉·光武DSA——国械注准20203060950
NeuWise PET/CT 苍穹之眼——国械注准20203060629
NeuVision 650 逍遥DR——辽械注准20202060348
N2000 晶华超声——辽械注准2020206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