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司两款超高端CT上市两年多来,已落户国内近百家知名医院。它们的临床表现如何?又能否撑起产医融合的协同创新,实现1+1>2的叠加效应?
9月11日,由东软医疗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大连医大二院”)共同主办的——「智慧影像·中国创」高端CT应用及发展高峰论坛,在滨城大连隆重举行。来自政产学研医各界的数百位行业领袖和放射专家出席,共谋中国高端CT未来发展,共话前沿科研与创新应用。


出席嘉宾:大连市卫健委副主任邢军,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涛,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王立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伍建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主任张惠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影像科主任侯阳,郑州大学医学院放射诊断教研室主任张永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边杰,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韩东龙、副总裁兼国内影像产品销售北区总经理王飞、副总裁兼CT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增禄、副总裁兼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监江书印等
产医协同 打造超高端CT创新应用高地
医学创新,一头连着临床,一头连着产业,唯有双方紧密协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会上,依托大连医大二院在肿瘤、放射等领域的临床科研优势,以及东软医疗在先进装备、智慧影像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由双方共建的「高端CT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全力打造国产超高端CT创新应用高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边杰、东软医疗副总裁兼CT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增禄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王立明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作为一个从医近30年的医生,我亲历了中国医学诊疗模式的变革,也对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取得的巨大进步感触颇深。通过引入东软医疗的高端CT产品,大连医大二院取得了出色的应用成果。期待双方通过今天搭建的医工协同创新平台,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更大贡献。

张惠茅 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主任
东软医疗是一家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民族企业,率先打破CT技术垄断,高端设备不逊进口品牌,并在疫情中全力驰援一线。作为东软医疗CT用户与合作伙伴,吉大一院不但将其用在临床中积极服务患者,还联合公司在人工智能、虚拟影像解剖等领域进行了前沿探索。希望更多的影像专家携手国产品牌,共同进步和发展。

韩东龙 先生 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
作为国产CT的领军企业,东软医疗见证并引领了中国CT产业的突破与发展。为响应国家“自主可控”战略,东软医疗正不断加大对核心部件、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期待与各界专家进行更加深入的产医融合创新,加速国产CT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超越,讲好中国故事,惠及人类健康。
CT双雄 硬核技术引领国产超高端
国产CT产业化24年来,东软医疗始终站在中国影像装备技术的前沿。目前,公司CT产品实现了从16层到512层的全覆盖,可满足各层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及科研需求,服务用户已超过6000家。
2019年,东软医疗256层宽体能谱CT——NeuViz Glory耀世,成为率先获得NMPA证书(国械注准20193060179)的超高端设备。仅相隔一年,公司16cm全景多模态CT——NeuViz Epoch无极也获批上市(国械注准20203060462),显示出了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

东软医疗CT产品事业部朱明宇博士汇报公司CT产品线发展情况

16cm宽体覆盖全景追光者探测器, 0.2秒至快完成心脏扫描,不受呼吸和心率限制。一次扫描即可多参数、多角度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困扰。60kV低剂量扫描,为婴幼儿提供更安全的保障。0.17mm可视分辨率,捕捉隐匿病灶,降低漏诊误诊。一站式智能工作流,云端诊断互联,专病专应用,全面提升扫查体验与诊断效率。

8cm能谱覆盖,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和信息;60kV超低剂量扫描,更好地关爱婴幼儿;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成像,大大提升了扫查效率和舒适度;以疾病为中心的定制化应用,一站式完成主动脉、肺动脉、冠脉的扫描,为胸痛患者救治争取宝贵时间。高端定制硬件,无惧大患者量的连续扫描。
嘉宾论道支招国产加速技术赶超
当下,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融入医疗装备,产业生态正迎来新一轮变革。中国如何打通创新链,抓住技术赶超和升级发展“窗口期”,实现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圆桌论坛环节,行业嘉宾支招国产、金句频出。

坚持医工协同,构建创新生态,是国家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唯有创新资源的高度协同,才能实现医疗装备技术及临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东软医疗通过与多所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应用示范合作,证实了国产设备在性能、功能、可靠性、服务等方面不逊于进口产品,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涛
作为一个在放射领域工作多年的医院管理者,我对东软医疗取得的成绩非常自豪。几年前,我曾使用东软医疗128层CT并进行了分享介绍,当时的感触就非常深。我坚信国产CT会像国产手机一样,成为医疗机构采购设备的首选。同时,也期待公司吸收更多专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思维,共同壮大国产医疗装备。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伍建林教授
专家经验国产驱动临床科研双丰收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见证了国产医疗装备的社会担当与战略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开始选用东软医疗超高端CT开展临床诊断与科研,并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的使用体验与科研成果。

张永高 教授 郑州大学医学院放射诊断教研室主任
十分感谢东软医疗在郑州暴雨灾害中提供的方舱CT,目前其已成为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的放射主力设备。借助于NeuViz Epoch无极CT,郑大一附院在60kV低剂量成像、一站式脑卒中分析、胸痛三联征一站式扫描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应用创新,同时还开展了NAFLD炎症程度分级、TAVR术前CTA评估规划等多个科研项目。

侯阳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影像科主任
冠脉狭窄的精准诊断需要结合解剖学、功能学与组织生理学进行综合分析。基于东软医疗的256层宽体能谱CT,冠脉CTA可同时实现解剖与功能成像,结合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辅助方法,可实现对冠脉疾病“一站式”无创检测,对个体化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边杰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自引入NeuViz Glory耀世CT近一年来,已经完成平扫近2.45万个部位,增强部位近2400个。在冠状动脉成像、胸痛三联征扫描、脑卒中CTP+CTA扫描、能谱扫描等方面,这台设备均表现优异。
智慧影像,中国创造。在“十四五”规划吹响自主可控号角的时代背景下,东软医疗将继续以医患需求为中心,加强与更多医疗机构的交叉、融合,推出更多中国创造的智慧医疗装备,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更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