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入「中国专家共识」,eStroke国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再获业界认可

发布时间:2021.09.27
近期,中国医学界迎来了首份《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由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多位权威专家共同撰写,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专家共识截图
 
 
在“人工智能辅助评估缺血半暗带”章节,共识重点提及了eStroke等国内外智能辅助分析软件,指出其有助于快速、全自动定量评估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体积,相比传统的CBF/CBV和CBF/DWI“不匹配”判断模式,弥补了主观判断的缺陷,并给予软件“II级推荐,B级证据”的推荐意见。这也标志着eStroke再获业界专家广泛认可。
 
早在2018年,为推进卒中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东软医疗联合发布了公益性平台——eStroke国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
 
基于对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脑微出血、脑侧支循环定量评价的云服务平台,eStroke可实现溶栓、取栓多模态影像学精准评价。平台运行3年来,科研类用户已达80余家,遍布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处理了近万数据。
 
eStroke智能诊断分析报告
 
eStroke平台拥有三大优势:

1)支持多模态影像学设备,包括16排及以上多层螺旋CT、1.5T及以上MRI等。
2)全流程实现自动化,从医院设备扫描序列开始到影像后处理分析、输出影像诊断报告,无需人工干预。
3)支持开展心脑血管病远程急救与移动急救、高危人群智能预警及干预、心脑血管病联合救治、虚拟手术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在今年的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国家百万减残工程规范指导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团队,又联合东软医疗发布了eStroke国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2.0,运行效率大幅提升1倍,获得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南光贤教授等多位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eStroke 2.0发布现场
 
科技改变医疗,创新成就价值。在智能技术不断走进临床的当下,东软医疗还将以MDaaS(医疗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为平台,全面赋能各级医疗机构,加速知名三甲医院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基层诊疗能力提升,为未来更多的“eStroke”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让优质医疗惠及更广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