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在武汉” ——一位东软医疗服务工程师的抗疫逆行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27
序:多年以后,当我回望2020这个春节,我会忆起为抗疫逆行的英雄,我会缅怀那些逝去的同胞。我,也一定会告诉我的孩子:“2020,爸爸在武汉”。
——东软医疗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工程师 庞宇
“千万别说漏嘴,要是爸妈知道我去武汉,他们肯定会担心。”临出发前,我不停地小声嘱咐妻子,生怕吵醒已熟睡的女儿。

“嗯,你放心,我肯定会瞒住的,但是,我也担心你呀。”妻子说话时,眼中已经泛着泪花。

“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在公司和医院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去。”因为还不知道归期,安抚完妻子情绪之后,我又开始一件一件嘱咐疫情期间她需要注意的事情。多年来,妻子早已习惯我工作的忙碌,也始终非常支持我的事业,这是第一次,我从她的眼中,看到忐忑和不安。

起初,在刚听到湖北武汉的疫情消息时,我以为可能只是流感一类的疾病,甚至离我也会很遥远。腊月二十三那天,我和妻子正沉浸在3岁女儿在幼儿园节目表演时的快乐气氛里。突然,我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武汉设备告急,急需安装新设备”。

疫情不是离我还远吗?已经这么严重了吗?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但紧接着,便立刻明白了,一场硬仗要开始了。CT设备是检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首选设备,我们东软医疗是国内少有几家具备完善能力制造CT的企业之一,湖北各地各市的医院需求紧急,只有我们能承诺提供稳定质量的设备和快速的安装服务,这导致我们公司设备的订购量倍增。

尽快安装,马上安装,几日内出图像!——这是所有订单的共同要求条款。这不是客户医院的无理要求,这是在与疫情、与病毒抢时间,在与死神抢生命。
飞长沙,驾车进武汉!

这是目前最快地赶赴武汉的方式了。

和妻子女儿告别后,我匆忙赶到机场,不想耽搁一分一秒。

飞机上,空乘人员和乘客都带着口罩,没有人说话,有人呆呆地看着窗外,有人闭目养神。飞机着陆后,所有人也都一路无言,快速地走出机舱。

“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晚上入住长沙酒店时,酒店人员问。当得知我要去武汉时,她表情中带着惊诧和不解。而后又得知我去武汉的医院安装CT设备时,她的眼神透露出不加掩饰的敬畏,并说了一句“祝你平安”。这是当下最好的祝愿了吧。
赶往武汉的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了,一度让我产生在美国中部驾车的错觉。好多高速路口都封了,不让下也不让上,服务区也空空的。


跟着导航开进了武汉。发现往日繁华的武汉,现在变得像空城一样,路上看不到几辆车,更看不到几个人,偶尔有辆救护车闪着灯经过,提醒我们平静的海面下其实是波涛汹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我只希望,武汉的人们,也能够平安。

当我赶到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时,发现医生和主任都是头发乱乱的,面容憔悴。应该是长时间没有休息好了,即使不是疫情救治定点医院,精神也依旧高度紧张。因为要时刻准备着,可能突发的救治需求。
“累,虽然很累,但却也觉得很值得。”当晚上和妻子通话时,和她说起连日以来的感受。

在10多天的装机工作中,几乎每天从早上8点忙乎到晚上9点,但我的忙碌比不过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从放射科医护人员口中得知,他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已经连续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但我们不顶着,又能靠谁呢?”多么质朴的一句话。我想,现在在湖北奋战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这句话吧。无论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还是到各个普通医院科室的坚守,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


设备顺利装机后,医院开始使用这台CT检查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例。我知道,这场战疫不单单是医护人员的,他们也需要支持,也需要帮助。而我们的产品,现在恰恰是医护人员的“望远镜、侦察兵”。

这次装机结束,但我还会继续奋战在武汉。作为一名服务工程师,我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我当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