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CT设备数量不足,如何能满足为患者尽快确诊的迫切需求?
安装新设备需进行机房建设,周期过长,如何能用最快速度安装使用?
院内人流量大,患者入院检查易交叉感染,如何能有效守护医患安全?
诊断需求大,医生不足,如何有效减轻筛查工作负担,避免漏诊和误诊?
安装新设备需进行机房建设,周期过长,如何能用最快速度安装使用?
院内人流量大,患者入院检查易交叉感染,如何能有效守护医患安全?
诊断需求大,医生不足,如何有效减轻筛查工作负担,避免漏诊和误诊?
在新冠肺炎防控过程中,CT检查因快捷、准确、诊断率高,成为有效确诊的必要手段,但疫区的CT检查仍面临着重重挑战。为了帮助疫区CT检查快速、高效、精准筛查,仅历时7天,东软医疗成功研发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并顺利完成验证及订单式生产。
今天,在东软医疗沈阳园区内,数台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下线发机,驰援武汉、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满足当前疫情隔离诊断需要。作为东软医疗“雷神”战略合作伙伴,辽宁某防护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出席发机仪式。

“雷神”发机仪式现场
破解新冠肺炎CT筛查痛点 义不容辞 守护医患安全
破解疫区CT检查中的痛点是东软医疗研发“雷神”的初衷,“雷神”将CT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击破:
机房、装修、设备、保障系统一步到位,通电即扫,可解决一线设备不足的问题;
无需安装、7日即可交付的高效率,直接解决了新设备安装周期长的难题,有效缓解医院疫情救治的巨大负荷;
独立检查单元、可隔离操作、医患零接触的功能,方便患者隔离,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概率,遏制病毒传播;
8秒内肺部扫描方案实现多种后处理一键解决、5G实时数据传输图像即扫即阅、搭载新冠肺炎智能辅助筛查系统“‘火眼’ AI”、智能影像云平台远程会诊等全方位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诊断负荷过重、新病诊断经验不足、诊断资源不足等问题。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外观
此外,“雷神”实现了全系列产品适配、全生命周期应用,可依据需求选择16层、64层、128层、256层CT全系列产品,疫情结束后还可移至院内做常规CT使用,最大程度发挥设备价值。
基于20余年CT研发技术积累通宵达旦 为抗击疫情专项研发
之所以能够快速成功研发“雷神”,与东软医疗每天24小时无休的奋战和20余年的技术积累密不可分。
在“雷神”发机仪式上,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表示,疫情爆发后,我们举全公司之力抗击疫情,一方面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通过新冠肺炎智能辅助筛查系统帮助医生诊断;另一方面借助于医疗设备、云医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力量,用智慧和创造给予抗击疫情支持,支持在一线奋斗的医生们,共克时艰。
在“雷神”发机仪式上,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表示,疫情爆发后,我们举全公司之力抗击疫情,一方面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通过新冠肺炎智能辅助筛查系统帮助医生诊断;另一方面借助于医疗设备、云医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力量,用智慧和创造给予抗击疫情支持,支持在一线奋斗的医生们,共克时艰。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
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发言
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发言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表示,发现病情高传染性的第一时间,东软医疗迅速组织研发、设计、生产、供应等多部门的核心人员,用每天24小时无休的奋战攻坚克难。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东软医疗销售部门贴近客户,切实了解客户需求;研发部门快速响应需求,推出满足新冠肺炎筛查产品;服务部门始终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一线,满足客户紧急装机需求;供应链等后台部门也全天候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而奋战。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发言
而东软医疗作为国产首台CT的创造者,在CT研发技术上已有20余年的累积,CT研发每走的一步,都在不断突破科技极限。3年前车载CT的成功研发,便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的里程碑之一——军用方舱复合板成型技术、沙尘/淋雨/盐雾/日照测试、消能减震技术、定制化维稳设计、军用方舱空调,都成功实现了移动医疗的救治新模式,而且目前已有上万公里行驶、上千例检查的稳定性验证。
因此,基于车载CT成熟、稳定的技术和研发经验,东软医疗继续寻找突破点,历时7天,东软医疗人通宵达旦,成功研发了移动扫描单元“雷神”,并顺利完成验证及订单式生产。
因此,基于车载CT成熟、稳定的技术和研发经验,东软医疗继续寻找突破点,历时7天,东软医疗人通宵达旦,成功研发了移动扫描单元“雷神”,并顺利完成验证及订单式生产。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内部/操作室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千百年来,无论面对任何艰难与险阻,中华民族都不可征服。而中华儿女,也用那浸入血脉的家国情怀,凝聚成最为强大的力量。疫情不结束,东软医疗的驰援不会停止。我们相信,抗疫胜利的那天不会遥远,惠及全民健康的愿望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