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引领着医学与医疗服务的变革,‘明日放射学’也正快步走向智能应用的未来。Tomorrow’s Radiology Today,更加‘快速、安全、定量、精准、经济’的影像学发展图景,正由我们创造!
日前,以“未来至 致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紫禁城论坛( PostRSNA 2018 )在京召开,全国放射学界学术精英和优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将 RSNA2018 年会期间发布的前沿技术、产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享给国内放射界同仁,助力中国医学影像更好地发展,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在致辞中介绍,本次紫禁城论坛- PostRSNA 以“未来至,致未来”为主题,寓意在全球互联互通及世界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中国能够学习了解全球影像界最前沿的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自身努力,引领到达更好的未来,希望中国医学影像学能够更快的发展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软医疗应邀出席并带来了在 RSNA 上震撼发布的 AI、CT、MR、DSA 等新技术、新产品。论坛现场,大会为东软医疗在内的企业颁发感谢奖状,感谢为中国医疗影像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源头入手 NeuAI提升医疗影像效率
在 PostRSNA 2018 AI 专场座谈会上,东软医疗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打通“获得图像”和“使用图像”两个独立的医学影像环节,从医学影像的源头入手,提供面向疾病的全链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即 NeuAI 。 NeuAI 在成像设备端采用 AI 技术提高成像效能,赋能医学影像,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其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参会嘉宾带来诸多惊喜:
更快速的扫描
NeuAI 可以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扫描速度。
更流畅的工作流
实现了 MR 头部和 CT胸部的 FOV 自动选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扫描的一致性。
更好的图像质量
改进图像的信噪比,提高图像的分辨率,降低图像的各种伪影。
更安全的扫描
CT扫描使用常规剂量的 25% 时, 传统重建方法有严重噪声,并将诊断信息淹没。NeuAI 可大幅提高信噪比,同时恢复诊断信息。
直道超越 CT提升临床诊断价值
从 1999 年第一次参加 RSNA 年会,成为中国首个在 RSNA 年会亮相的中国厂商开始,东软医疗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有了自己的 CT 技术。
从中国第一台 CT、第一台双层、16 层、64 层、128 层到极速能谱 CT,东软医疗不断给 RSNA 年会带来惊喜。2018年,东软医疗第19次参加 RSNA 年会,发布了超高端 CT:NeuViz Glory 耀世-256 层宽体能谱 CT。东软医疗 CT 发展之路是中国 CT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突破之路。覆盖全球 110 余个国家,实现国外 1500+ 客户装机,国内 CT 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目前提供全方位 CT 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响应国家倡议,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论坛现场,东软医疗介绍了最新 CT 产品- NeuViz Glory 耀世 CT 的特点:
智
全域人工智能成像系统,为质控、高效工作流程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能
0.259 秒能谱成像、8cm 能谱全覆盖,低剂量、大球管使能谱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创
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的创新应用方案及 60kV 成像。
心
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成像。
中华放射学会常委、北京放射学会副主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马林教授,中华放射学会心胸学组副组长、北京放射学会副主委、北京协和医院宋伟教授及北京放射学会常委、北京佑安医院李宏军教授对东软医疗给予了很高评价,马林教授强调,东软医疗 8cm 探测器可以实现一次心跳的心脏成像,这是业内巨大的突破。

智领未来 MR助力精准医疗
东软医疗展示了 MR 创新平台 AIM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从源头入手的人工智能管理平台)及一站式精准定量三维头部成像方案( BrainQuant ),助力精准医疗:

AIM
从源头入手的人工智能管理平台,关注面向疾病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实现顺畅流程、极速扫描和高清成像。
BrainQuant
基于 AIM 平台,东软医疗打造 BrainQuant 一站式精准定量三维头部成像方案,实现 6 分钟内一次采集,10 种对比。具有快速、精准定量、更高质量对比度图像、连续无级多对比度等优势,可为肿瘤、脑中风、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此技术是人工智能和快速、定量互相助力,彼此协同的最好例证。值得一提的是,东软医疗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数字化精准定量高场超导磁共振系统研制”,智领未来。
东软医疗在 MR 领域的不断创新,得到了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张挽时教授,心血管影像诊断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张兆琪教授,北京放射学会副主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霄英教授和中华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中华儿科学会放射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常委、中日友好医院谢晟教授的充分肯定:“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东软医疗在 MR 领域的进步和飞跃,期待东软医疗 MR 推出更多的产品!”

颠覆创新 DSA重新定义“低剂量”
在 DSA 市场,国内产品占有率并不高,因此当东软医疗作为论坛上唯一的民族品牌展示 DSA 成果时,得到了在座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为推动民族品牌高端 DSA 的普及,惠及民生,东软医疗推出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智能血管机-NeuAngio30C 汉武 DSA,并实现了颠覆性创新:
结构创新
独创双旋转中心七轴联动方式,极大简化了传统悬吊 C 臂系统安装的复杂性,能够更灵活地实现术中旋转与摆位,满足多种手术需求。
低剂量
通过 16bit 影像链和 AI 低剂量算法,汉武的低剂量平台会通过自我学习和训练完成图像的实时降噪,手术平均射线剂量可降低 60% 以上。
AI引领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启诊断、治疗、评估的创新,针对不同介入科室应用配备多种临床高级功能,提供神经、心脏、肿瘤及综合介入四大定制化解决方案。
北京放射学会委员、北京医院李晓光教授和北京放射学会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旭教授对 NeuAngio 30C 汉武 DSA 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很高兴看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端血管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突破,与国际品牌不相上下,希望东软医疗继续努力,不断推出符合临床应用发展趋势的系列产品。

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
为更多的人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提升全球医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东软医疗 20 年来坚守的初衷。正因如此,东软医疗勇立时代潮头,不断探索,实现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为中国医学影像更好发展、为患者享受更高水平医疗服务而努力。
当下,初心不移。
未来,紧握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