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软医疗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全数字化精准定量高场超导磁共振系统研制项目启动会暨专家论坛在沈阳召开,在辽宁省科学技术厅领导、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专家、项目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相关领导、技术研发人员以及东软医疗CEO武少杰、总裁兼COO江根苗等20余人的共同见证下,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项目启动会暨专家论坛现场

立足国计民生,“中国智造”打破垄断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由于起步较晚、核心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等原因,发展水平较低,在磁共振等更为高精尖的技术领域更是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长时间的落后,造成如今这一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产业被国外厂商垄断,直接影响了我国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变得愈发迫切。
正因如此,此次全数字化精准定量高场超导磁共振系统研制项目应运而生。在这一由东软医疗承担的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中,将通过借助东软医疗“创新智造”的发展优势,探索先进的新型磁共振医学成像技术,实现磁共振成像在生物样本临床病理成像的应用新突破,解决临床精准诊断重大需求难点问题,使我国在高端磁共振制造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软医疗也将借此机遇,打破目前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被国外厂商垄断的格局,推动国产医疗的崛起。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致辞
“创新”近二十载,“智造”基因融于血脉
东软医疗之所以能够在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中力拔头筹,获得“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支持,与东软医疗融于血脉的“创新智造基因”息息相关。
近20年来,东软医疗坚持不断创新和砥砺深耕,从2000年诞生永磁磁共振设备,到2009年研制出商用超导磁共振,再到如今“明星”产品NSM-S15P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落户国内外诸多知名医院,打破技术壁垒、持续创新已然成为最靓丽的企业标签。起步于辽宁沈阳的东软医疗,也正是凭借“创新智造”的开拓精神,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不仅夺得了工信部颁发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奖牌,还入选了工信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此次更是在诸多优秀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支持。
毋庸置疑,这是国家对东软医疗的肯定,也是对辽宁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的肯定,东软医疗作为我省的标志性企业,一直受到我省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高新二处袁贞伟
联合优势资源,齐心协力探索未来
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成海。东软医疗深知,凭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如今国内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现状,唯有联合优势技术、临床应用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国产高端医疗技术的飞速提升。
在本项目中,东软医疗联合了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两所高校的科研团队,共同探索未来高端医学影像发展趋势。其中,清华大学作为合作单位将承担头部快速稳定成像新方法研究,以结合东软医疗独有的一站式全脑定量成像临床解决方案提升图像质量,厦门大学则承担了体部快速稳定成像新型序列的开发工作,利用压缩感知等先进图像采集和重建方法,提升腹部图像的稳定性。在启动会现场,清华大学陈慧军教授和厦门大学屈小波副教授还分别代表各自单位与东软医疗签订了项目承诺书。
开发临床适用型磁共振系统,尤其离不开来自科研、临床一线的专业指导和反馈。因此,本次全数字化精准定量高场超导磁共振系统研制项目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等单位对本项目中开发的新型临床应用进行临床需求指导和临床评估,并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玉峰主任进行了现场签约。此外,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工程中心研究员、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专家王卫东教授还针对项目设定的意义以及项目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讲解,并为项目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项目启动会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还对东软医疗产业园区进行了参观,共同见证了国产医疗的进步,感受国产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发展的勃勃生机,并在之后的论坛中对超导磁共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未来,东软医疗将继续怀揣铸造中国磁共振民族品牌的梦想,沿着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发展路线前行,助推国产医疗的崛起,为中国智造增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