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PET/CT 发展高峰 论坛

发布时间:2017.05.27

有人说“PET/CT如一台探测生命的雷达,让疾病无处遁形”,有人说“PET/CT比传说中的‘火眼金睛’更胜一筹”,虽然关于PET/CT的神秘面纱早已被掀开,但对于未来PET/CT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依旧是值得热议与探讨的课题。
 

 

近日,东软医疗在上海主办了中国 PET/CT 发展高峰论坛,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戴建平,中国医疗装备协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蔡葵、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医学系系主任王荣福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山东省主委杨国仁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甘肃省主委安建平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福建省青委副主委苏新辉教授、辽宁省环保厅辐射安全评测专家柳明,与东软医疗PET/CT用户及关注东软医疗PET/CT发展的50余家医疗机构15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未来PET/CT的价值所在。同时,东软医疗总裁兼COO江根苗以及公司部分高管人员也出席了此次高峰论坛。

主持人开幕及东软医疗总裁致辞

 

PET/CT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关键词一:行业风向

 

近些年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肿瘤高发性和高致命性的现状,使得我国对PET/CT设备需求巨大。

 

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倡导‘中国制造2025’,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各级政府推进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以全面维护人民健康”新政策不断出台,对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也直接形成利好,正因如此,市场对于医疗器械的关注逐渐升温,PET/CT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戴建平以及中国医疗装备协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蔡葵,分别从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导向方面,对PET/CT未来发展进行了解读。
 

 

戴建平院士                                                 蔡葵先生

 

依托核医学东软分子影像学院培养人才

 

关键词二: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东软医疗联合中国核医学分会,建立了东软分子影像学院。通过中国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和东软医疗的产学研合作,东软分子影像学院开设医生、技师、护士、化学师、物理师、质量控制等全流程全人才的综合培训,对PET/CT医生、技师、护士整体素质与能力进行提升,充分发挥PET/CT在医院诊断中的作用。

 

除技术型培训课程外,核医学东软分子影像学院还开设了管理培训班,主要面向新建立PET/CT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的管理人员,通过参观、学习、跟科、参会等方式使其全方位了解PET/CT中心的运营管理内容。

 

早在2016年CMEF秋季会的东软医疗PET/CT新品发布会上,北京大学核医学系系主任王荣福教授便与东软医疗CEO武少杰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科室对接、人才培养、诊疗辅助等领域支持PET/CT用户的发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核医学科也成为东软医疗的培训基地。论坛现场,王荣福教授通过对PET/CT人才培养情况的解读,让观众看到了未来PET/CT人才发展的希望。
 

 

 王荣福教授                                              杨国仁教授 
 

国产PET/CT可媲美进口高端产品

 

关键词三:临床价值

 

“PET/CT对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的临床诊治,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从研发、设计,还是临床前评价来看,东软医疗的PET/CT得到了我国专家和学者的认可、肯定,临床实用性非常强,图像精准。”此前,便有专家对东软医疗PET/CT如此评价。

 

具有行业20余年经验的专家高度认可东软医疗PET/CT的图像质量与检查速度,也再一次证明“中国智造”已成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杨国仁、安建平、苏新辉三位教授在论坛现场分别分享了东软医疗PET/CT的临床价值、PET/CT科室的建立、PET/CT科室的运营发展三个层面务实的报告,并对东软医疗PET/CT完全可以媲美进口高端产品,表示了赞许。柳明则对东软医疗PET/CT环评辐射安全的审批执行进行了说明,为其他用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安建平教授                                             苏新辉教授

 

未来,东软医疗将不仅仅是PET/CT设备的提供商,更将着力于全流程的支持与协助,积极搭建行业培训、应用、提升的平台,与医疗机构共同促进我国PET/CT行业的发展,为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