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科技部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放疗服务模式解决方案”项目下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科研经费,并指定该国家级科研专项由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推动者之一东软医疗牵头组织完成。

“数据”“智能”升级远程放疗,肿瘤诊治“分级”应对
近年来,由于肿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对于放射治疗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我国放射治疗领域的人才和设备严重不足,再加上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层级放疗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均对放射治疗的服务质量与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对于我国现有的常规放射治疗计划来说,其自动化程度欠缺的系统、人为不确定性等因素,以及仅限于本地开展的放疗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对此,“远程放疗解决方案”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邓小武教授表示,“项目组开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放疗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于科学、于民生,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放疗服务模式解决方案”项目,是“十三五”期间东软医疗获批的在肿瘤解决方案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东软医疗作为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的推动者之一,在放射治疗方面,凭借在云计算及大数据方面丰富的积累,搭建自主知识产权云应用平台,自主研发并推出完整的精确放射治疗解决方案,在有效应对一系列放疗共性问题的同时,通过探索建立肿瘤远程放疗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除东软医疗外,该项目联合体还凝聚了全国肿瘤放疗领域具有优势的创新团队,包括国内三家大型放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浙江省肿瘤医院和山东省肿瘤医院。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推动者与全国肿瘤放疗领域的精英医院一起,珠联璧合,势必将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云放疗”助力基层医院,肿瘤“国家队”强强联手
为了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放疗质量,使患者可以在本地接受放疗,东软医疗为放疗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云精确放射治疗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地方分级诊疗相关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该项目的落实与推进,它不仅可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走出去”,形成多层级医疗资源“齐分享”的新局面,也将为东软医疗在肿瘤解决方案领域的前瞻布局、提升行业地位和强化品牌影响力方面奠定良好基础。
陈明教授,项目负责人。

陈明教授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211”、“985”基金、浙江省部共建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项目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陈明教授首创的我国四维放疗技术体系,在肿瘤放射治疗学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放疗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旨在抢抓健康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项目组在陈明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组建全国肿瘤放疗领域“国家队”,强强联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逐步开展远程放疗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推动并践行新医改所提出的分级诊疗政策,把握精准医疗的方向。该项目将使我国肿瘤放疗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由“跟跑”发达国家转为“并跑”,真切惠及广大肿瘤患者,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