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构建大健康战略下的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6.11.10

近日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此前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把高端医疗设备纳入到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中。随着国家政策的号角不断吹响,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10月29日,第7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CMEF)在深圳开幕,一场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盛宴同时开启。在这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器械展会上,东软医疗作为国产医疗设备的杰出代表,发布最新研发成果,欲构建大健康战略下新的格局。

 

新产品发布剪裁合影


概念升级,向高端医疗设备发力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同时,以东软医疗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加强自身创新与突破,逐步在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5%,预计到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接近5000亿元。在政策红利的引导下,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成为了政府的发力点。

 

自上世纪90年代成功研制第一台国产CT,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8层螺旋CT问世,东软医疗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新资本的注入、新品牌理念的升级、新的市场环境,东软医疗不断面向市场推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这次展会上,东软医疗发布了包括NeuSight PET/CT(核医学成像设备)、Neuviz16EssenceCT、Neuvision350/360倚天DR(放射影像设备)、”东风计划”+N9超声、影像云等五款高端主流产品,是一次性推出新产品最多的厂家,代表着东软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说,这次东软医疗推出的核医学成像设备NeuSight PET/CT,是巩固高端市场优势的产品,融合了东软医疗在CT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多年和美国派斯通公司合作的PET技术优势,从图像诊断到量化分析全方位支持临床需求。此前,80-90%国内医院的PET/CT一体机都一直靠进口,销售价格和维护费用十分高昂,此次东软医疗NeuSight PET/CT的发布,打破了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一直被国外顶级厂商垄断的格局,较进口产品采购保修价格都有很大降幅,未来或将大大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向基层医疗机构普及。
 

政策平行,与分级诊疗相契合
 

这次展会上,东软医疗发布的新产品分两大类, PET/CT代表东软医疗最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档次。另外一类产品是CT,DR,超声,影像云等,非常契合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思路,通过医疗设备辅助“强基层”,并为区域影像中心提供解决方案。

 

武少杰说,“东风计划”+N9超声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包括产品、服务、培训及金融支持等全面解决方案;医疗影像云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等技术和理念,搭载影像设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戴建平认为,东软医疗发布的产品适用于各个级别的医院。“概括来说,东软医疗的发展格局是‘高端设备行高远,主流设备稳筑基’。这也与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市场需求相匹配。”

 

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对此,东软在医疗产品的布局中不但瞄准高端,而且覆盖分级诊疗的全链条。

 

武少杰介绍,东软医疗基于各类影像设备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将设备和影像结合,也会将医院信息共享,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比如县医院加入东软医疗影像云以后,它能评估医院每台CT的使用频率,根据患者空间地理的位置,进行有效资源的调配。如果有病人来县级中心医院检查,医生可以在县级影像云的平台上登录,推荐患者去有空置设备的基层医院检查,而诊断结果由县级医院出具或在更高级别医院的指导下出具。这样就能把医生、专家、医疗设备连在一起。

 

东软医疗还花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并派出专业团队重视县级中心和区域级医疗发展,致力于打造“设备齐全”“特色突出”的区域专业化影像中心。希望通过影像设备的布局、互联互通,实现集中诊断、统一质控、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为广大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提供远程培训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全球视角,加快走出去步伐
 

为了提高国产医疗设备市场竞争力,国产高端设备也加快“走出去”步伐。日前,东软控股与以色列•中国私募股权公司联合成立一笔投资基金,用于扶持在中国运营的以色列医疗器械公司。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早在2000年东软医疗CT首次出口海外,实现中国大型医疗设备出口零的突破。2003年东软医疗螺旋CT首次出口美国,开创了中国大型高科技医疗设备出口美国的新纪元。目前,东软医疗的产品覆盖全球90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3000余家海外医疗机构。“有些高端医疗设备是首先拿到FDA认证,然后再拿到CFDA认证,进行了最刻薄、最严格的客户测试,最终返回国内进行销售。”

 

刘积仁说,除了产品技术的创新,东软医疗在市场、渠道、管理等方面都在不断创新。也正是这些创新,东软医疗改写了整个医疗设备行业的格局,让中国医疗设备产品走向海外,远销全球109个国家和9000多家医疗机构,逐渐打破国际跨国公司的垄断。“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也为高端医疗设备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政策基础,东软医疗在非洲、南美设立子公司,今年9月份肯尼亚子公司开业,德国子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中,巴西的项目在按计划推进,东软医疗一步一个脚印在走。

 

核心技术以及售后服务依然是各医疗机构关注重点,同时也是国内企业需要克服的难点。
东软医疗CEO武少杰说,东软医疗非常重视售后服务,与产品元素同样重要,是拉动销售引擎的 “加分项”。 东软医疗售后服务有几个体系,首先是有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工程师队伍;其次是覆盖国内外的强大备件系统;此外,售后服务的运营和支持系统,包括设备升级,远程设备诊断等,这些支撑了东软医疗强大售后服务的能力。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介绍,前不久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的第四届售后服务质量满意调研报告中,东软医疗CT名列第二,为唯一入围前三甲的国产品牌,磁共振名列第三,DR得分名列国产品牌的第一。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对话刘积仁:在大健康领域深度耕耘

记者: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东软医疗有哪些担当?

刘积仁:在互联网+的时代,国产医疗设备已经从传统意义的高端走向新的高端。就好比过去汽车行业拼的是引擎,现在不但要看驱动力,还要看辅助驾驶、绿色环保等等,医疗设备也是如此。东软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越来越深入,其中国产医疗设备下一个五年发展路线,就是向高端化、智能化,向云端发力,东软在宁波市搭建了云医院,关注高端设备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帮助建设健康城市,在大健康战略下构建医疗新生态。建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医疗设备,最科学有效的市场发展布局,相信东软医疗的未来可期。

 

记者:如何看待现在东软医疗对于品牌形象展示的重视?
刘积仁:东软软件形象在全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中国在医疗设备制造方面已经可以和世界媲美。现在品牌的价值在于信赖,我们需要打动的不仅仅是医生,而是全社会。提升东软医疗的品牌认知度,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准备上市,是我们一直努力展现的品牌新形象。

 

记者:在大健康理念指引下,东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积仁:新经济环境给东软带来更多新的发展机会,包括:医疗、教育等新需求中的机会。面对这些新机遇,东软将实现从B2B公司向B2C公司的转变,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成为所有业务的元素。未来,东软将全面发力,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